发布日期:2024-07-08 浏览量:
人民数字联播网讯 近日,广东江门市五邑大学与“双百行动”结对县——恩平市委市政府在学校召开了工作推进交流会。会上,新一批共建项目签约,成为学校开展“双百行动”以来首批共建项目的重要延伸,也是五邑大学推动“双百行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的切实之举。
“作为扎根侨乡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服务‘百千万工程’是学校深化校地合作、助推校地双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表示,五邑大学以头号力度落实“百千万工程”,聚焦恩平所需,为恩平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文旅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邑大方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邑大力量。
强化系统布局——
健全“有组织”的校地合作机制
自2023年8月“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七大主要任务、立足“双向赋能”目标要求,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张网”布局、“一条线”对接,建立健全“有组织”的校地合作机制——对内,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对接职能部门和项目承担学院,使双百行动责任落实与学校自身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对外,与恩平市组建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保障“双百行动”既定任务按计划推进。
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赴恩平市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学校积极推动与恩平市、广东警官学院共建“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签订《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科技合作协议》,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注重资源融合——
打造“有体系”的合作项目
学校按照“先启动一批,再酝酿一批,后储备一批”的原则,融通校地双方资源,不断完善共建项目清单,确保“双百行动”工作成体系、有延展、强适应。
2023年底,在全面梳理学校与结对县恩平市已有合作项目和深入调研基础上,学校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未来所向”原则,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和人才资源,确定了“恩平歇马学院”“恩平市横陂镇滨海古村落典型村创建”“金山芋粉深加工”“柠檬精油深加工”“恩城街道米仓村文旅特色村打造”“恩平市美丽圩镇规划建设”“中小学法治教育”等作为“先启动一批”的共建项目。
项目团队介绍高质量发展示范村建设规划项目开展情况
在此期间,为积极落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要求,经过深入再调研,学校与恩平市委市政府又酝酿了“共同推进恩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恩平市新建设片区城市设计”等新增共建项目,让“双百行动”落点皇冠足球比分、基础更实。
未来,学校还将进一步深化细化校地共建,与恩平就歇马村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农产品网上直播带货、共建影视音像创新工作室、国际班招生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再“后储备一批”项目。
发挥资源优势——
开展“有特色”的校地合作
恩平歇马学院项目充分发挥学校侨乡文化研究的优势,以党建矩阵联盟为抓手,以文化赋能、创新服务、成果转化为目标,以“歇马论坛”“校长大讲堂”“歇马励志园开园200周年”等活动为载体,着力在挖掘和创新活化恩平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专业支持、发展创意产业等方面出成效,探索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可行之路,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恩平歇马学院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活动
7000多名大中小学生来到歇马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之旅,200多台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房车走进歇马村开展营地研学活动,活动热潮也为歇马村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突出工作成效——
致力“有实效”的校地共建
“双百行动”启动至今,“恩平歇马学院”项目成功助推歇马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2023年度广东乡村研学目的地前十名。《恩平歇马学院:擦亮侨乡文化品牌》入选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优秀案例,也是江门市唯一入选案例。项目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伍锋代表学校,以“恩平歇马学院:擦亮侨乡文化品牌”为题,在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案例发言。
学校在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案例发言
“恩平市美丽圩镇规划建设”项目团队高质量完成《恩平市良西镇美丽圩镇建设规划》《恩平市良西镇圩镇品质提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了产业发展、风貌提升、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提升、河道整治等多项落地实施的具体项目库。
项目团队师生还积极参加广东省“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系列工作成效得到认可,学校当选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中部片区)副组长单位,规划设计成果入选省村镇规划联盟典型案例。
鉴于学校在粤中地区“双百行动”典型案例成绩突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总负责人、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副院长张万胜教授作为联盟代表,受邀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工作会议、2024 广东省高校“乡村创新”艺术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及“地方创生”乡村艺术设计论坛作了经验分享。(通讯员:五邑大学 何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