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英勇善战 精忠报国 ——“平民将军张其光”系列之二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量:

在张氏祖祠前,立有一对清廷御赐张其光"振勇巴图鲁"名号的石华表。"振勇巴图鲁"在满族语言中有"勇士"之意,是清代朝廷对卓有战功的武将赐封的一种名号。

从事明清军事史、江门历史文化研究的五邑大学教师黄文保博士说,张其光是清代新会籍武职官员中职衔最高的一位。他以军功起家,由乡勇而跻身武职大员行列,在晚清东南海防史中有着重要地位。

对张其光有深入研究的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黄伟亮老师说,张其光戎马一生,作为军人,他精忠报国,尤以防俄抗法御倭诸战役最为显著。他大智大勇,身先士卒,不避险恶,令金瓯无缺,功不可没。其爱国爱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吾以武夫,受国厚恩,汝曹读书,当立志效忠,勿以一第自多也”的家训家风也值得今人借鉴。

惩恶扬善,抵抗倭寇

由于张其光身手出众,熟悉水性,从商时又积累了航海经验,在军中很快受到重用。受浙江巡抚王有龄之命,他再次回广东招募兵勇组建“广艇”(广东战船)。咸丰十年(1860年),张其光奉命率“广艇”扼守浙江富阳、淳安一带海防。由于他作战英勇,表现出色,受到朝廷嘉奖,赏戴蓝翎,记名参将,加副将衔。

同治十二年(1873年),台湾一方面经常受到日本军舰的袭击,另一方面岛内悍匪盘踞一方,肆意抢掠渔民财产,当地驻军人心涣散,无法维护台湾本土安宁。于是闽浙总督李鹤年上书朝廷,力荐智勇双全的张其光镇守台湾。朝廷即颁旨令委任张其光为台湾总兵。

张其光上任后,首先整肃军中恶习,力治政衙弊端,以严明的纪律管理军队,以清廉勤政勉励部属,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

翌年,日本侵袭台湾后山,同时指使岛内蕃人挑起内乱。张其光一方面赴广东南澳招募两千粤兵急赴台湾,扼守隘寨,加强备战,在从屏东至卑南长达200多公里的主要路段设置堡垒,派屯营哨,严防日本入侵。同时上书朝廷,在台湾实行“抚蕃开山”政策。他走遍台湾南北,开辟蛮洞,惩恶扬善,以宽大仁政抚慰蕃民,安抚蕃社60多个,使社会转趋安定。他还积极组织蕃社一起抵抗倭寇,最后迫使日本撤出台湾,人们恢复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张其光在台湾的功绩再次受到清廷称赞和奖赏。

带头捐款,建设海防

清光绪元年(1875年),张其光调任浙江总兵,后来又担任福建福宁镇总兵官、浙江水师提督和温州镇总兵官等职。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军舰不断侵扰福建马尾、台湾基隆和浙江温州等地。张其光积极修筑炮台,甚至不惜捐出自己的俸银。

张其光提出修筑沿海海防炮台的方案决定后,即向朝廷提出拨款请求。但当时清廷银库日见亏空,建设海防,困难重重。清廷只调拨了小部分银两给张其光,余额部分让张其光协同当地衙门统筹解决。张其光认为,正值饥荒灾年,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再加征税额,势必民怨沸腾,种下乱根。地方衙门官员虽然不是个个腰缠万贯,但历年也有所积蓄。与其让百姓过苦日子,不如让官吏过紧日子。于是,张其光率先捐出自己历年积蓄的2000两白银,众多官吏受感化,也纷纷捐款,建设和巩固了浙江海防设施。

镇海一役,总领浙江海陆防务的张其光大败法国军舰,立下了显赫战功。光绪皇帝专门奖赏官银给张其光,而当地民众则称他为“张将军”,称他所统率的水师为“张家军”。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1月,张其光在招宝山为军队阅操期间,终因积劳过甚,引发旧伤,咯血病逝,终年64岁。一代晚清名将,就此结束了他戎马倥偬的辉煌一生。在他的家乡新会双水,有衣冠冢。

?文/图 吕胜根 张社镜

来源:2019年12月14日 江门日报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