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
凤群教授有一座花园,相当可观。前有《红碉楼》,中有《蓝蝴蝶》,近有《绿风景》,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景观丰富。前二者分别为中短篇小说集、电影文学剧本集,如今《绿风景》又添新种,是作者的电影和文学论说文章。
他本是安徽江南的小说作家,如今成了广东五邑的文化歌者。小说《红碉楼》、《立园》、《小鸟天堂》、《天使的飞行》,电影文学剧本《黎民伟》和《碉楼迷情》,单独出版的《黎民伟评传》,及眼前的《绿风景:侨乡民国电影人与当代作家》,俱可为证。离开家乡客居侨乡的文坛才子凤群,细数离开侨乡寄居他乡的影坛群星,是机缘,或也是命数。在某种意义上,他与勇敢走出侨乡的先辈,其实是同道中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心怀万千款曲,才描绘得出这道美妙的“绿风景”。
早期民国影坛,广东人、浙江宁波人几乎各占了半壁江山,广东人还是多半壁。这个事实于一般人,只不过是一个知识信息;在有心人看来,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凤群有心且有意,率先提出“民国影坛的广东侨乡电影人群体”概念,进而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已出版的《黎民伟评传》,和本书第一辑《民国影坛》中的16篇文章,就是他最近10年的心血果实。凤群的创意和实际工作,为侨乡地域文化研究增添了电影文化的光彩,又使民国电影历史研究增添了地域文化的新维度,对二者都有不可忽视的启发和贡献。
所谓侨乡电影人,非在侨乡从事电影事业的人,而是从侨乡走出,在上海、香港等大都市中创造电影历史的人。那时候要从事新兴的电影工作,无论是出于生意眼或是好奇心,是时尚追求或是救国抱负,都需要尝试勇气、冒险精神和开放心态作为支撑。这种勇气、精神和心态从何而来?至少有一半答案在侨乡及其文化传统中:生活压力转化为创造生活的动力,地理间的流通带来了心理间流通,经济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精神性累积,对外界的开放性引导了内在自我的开放性。黎民伟借鸡生蛋到电影救国,罗明佑复兴国片到联华梦断,严珊珊从革命女子炸弹队员到中国银幕上的首个女演员,李旦旦由银幕飞向蓝天,俱可见侨乡血脉的遗传因子。贤妻良母林楚楚,影坛劳模黎灼灼,放浪不羁的余美颜,我行我素的杨耐梅,这些或感人或悲壮或凄凉的人生故事中,有侨乡文化的谱系与流变。
凤群是大学中文系出身,创作过小说《谜船》等作品,习惯于穿越时空,真幻同构,心念自由。没想到转行做民国电影史研究,从语言到影像,以历史文献和口碑史料为桥梁津渡通向历史现场,居然也不隔,还似训练有素,且机智过人。《民国影坛的广东侨乡电影人群体》展示了整体性学术框架,《〈庄子试妻〉:香港第一部电影学术之争》呈现了清晰的思辨能力,《童星黎铿:生命的绚烂与陨落》表现出调查功夫和史学识见。研习电影史,常会遇到“剪刀浆糊牌”资料书籍,天下文章一大抄,虚实杂陈,真伪莫辨。《绿风景》也难免遭遇此类水货,好在凤群常识健全而人情练达,作为知识传播者,对所得资料信息作认真仔细的考据和甄别,在《胡蝶事迹考》和《陈云裳:上海孤岛时期的影后》中显出功夫。
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因为要为研究对象设身处地,进而投射移情,常会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苦乐其苦乐。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会与对象产生情感认同,以至于对自己的主人公百般回护;甚至恍兮惚兮,出现“屈原就是我”或“我就是蔡文姬”的迷离局面。这就容易模糊人我边界,从而可能会削弱学术研究者必须坚守的独立和公正立场。凤群心性温厚而情感丰富,对他的描写对象总能体贴入微,例如他研究黎民伟数年,由熟悉而敬仰,因敬仰而爱戴,念兹在兹日久天长,电影剧本和文学评传中就难免出现情感立场同化痕迹。好在,凤群的心底和笔下,立场和边界的线索并未真正模糊。有人对电影学界崇尚黎民伟而忽略其四哥黎北海极度不满,决意反其道而行之,要扬兄抑弟;凤群虽作文为黎民伟辩护,但却没有“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证据是,他也写了《黎北海的电影人生》,肯定其开拓性贡献,揄扬其对香港电影的功劳,并对其中年坎坷和暮年不幸抱有同情怜悯之心。
凤群不仅是一个合格的知识传播人,更是个出色的信息加工者。琐碎的信息到了他的手中,能够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平淡的故事在他的笔下,能变成起伏跌宕的人生传奇;传奇的情节经过他的处理,会更加风云舒卷变化万千。这本领,我想是出自他的文学天赋及长久的叙事训练,叙事技能似已上升为一种艺术修养,融化在他的篇章构想和文字书写过程中。这样,书中的民国电影人物故事,才会如此有声有色,可读可赏。对此,我只有佩服的份。
本书的第二辑《侨乡作家》是当代的,与第一辑《民国影坛》交相辉映成侨乡文化生动景观。我得说,这一部分文章,作者写来更加得心应手,也更潇洒自如。或许是,这些作家和诗人与作者同时、同地、同行、同道,说不定还有相互交流。即使并不熟,以凤群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对文学的深刻洞察力,也不难作精准入微的阅读和评说。《孤独者的生存神话:解读商河》一文,就可圈可点。
这一辑文章,还分别评论了五邑本土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新移民作家、女性作家和旅美作家的代表作及其整体风貌,堪称《五邑文学史鉴》。其中涉及小说家商河、陈占标、邝宇、见海如天、张启雄;散文家林金水、明明、黄伟华、卢湘、林永欣、关榆林、钟健文、黄倩娜、陈云白、张弛、黄文婷、王晓霞;诗人唐奇、谭日超、陈达光、陈英博、罗凌、吴迪安、野松、翦伯象、狂子、星草、李白云、黄岸贤、曾金玉;新移民作家尹继红、野湖川、姚瓦、岳勇;本土女作家叶娉云及作品《窗外有春光》、余颖娉及作品《归》、张碧云及作品《生如夏花》、霭琳《假如爱,是种苦难》以及她的女性长篇小说三部曲;旅美作家刘荒田的前期散文。如果要将这一辑文章单独取个书名,我建议考虑《五邑文坛点将录》或《五邑当代文学指南》二者选一。对上述文章,外地读者如我,只有认真学习的份,没有多少插嘴余地。我的学习体会是:将作家和诗人的大名点上一遍,就已是一种宝贵信息;对不同门类作家作品作逐一阅读和点评,那更是对五邑文坛的一份功德。
《附录:文坛掠影》中共有8篇文章,之所以放在附录中,而没编成第三辑,无非因为这些文章的论述对象超出了侨乡的范围。其中涉及80后的创作,涉及新散文、乡土散文、革命斗争题材小说及几部有分量的作品解析,还涉及前辈大师巴金和沈从文。将这些文章收入书中,当是作为《侨乡作家》的参照系。换个角度,也无妨将这些文章看作是凤群的阅读地图、文学思考路线图。正所谓:“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猜想,在沈从文当年竭尽心力建构而成的“希腊小庙”前,或有凤群长年供奉的一瓣心香。
(本文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影史学者与金庸研究专家。)
(来源于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