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中国教育在线】CERNET30周年专访|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7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次

2024年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30年,CERNET作为中国首个全国互联网主干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并专注于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它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承载国家教育现代化与网络强国的愿景。近期,CERNET华南网络中心携手中国教育在线推出人物访谈,邀请学校领导回顾信息化建设历程,共谋高校数字化未来及CERNET发展方向,共创网络强校新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期采访的是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点击观看采访视频。

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

中国教育在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以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栾天罡: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公办高等学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从1996年开始建设校园网,目前已铺设了万兆骨干、千兆桌面的全光高速校园网络,网络资源全覆盖。

2024年是学校数字信息化建设年。全面加强数字信息化统筹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维,完善数字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整体战略布局,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全力建设“办事一张网”、“基础一平台”、“网站一个群”、“上网一个号”、“校园一个卡/码”等“五个一”工程,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接下来,学校还将进一步更新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充分地使用信息化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是CERNET建设三十周年,请您回顾一下贵校参与CERNET建设的经历?

栾天罡:学校域名(wyu.edu.cn)及IP地址均由教科网进行分配使用。教科网出口流畅稳定,保障了学校网络应用业务的正常运行。今年,学校与CERNET紧密协作,基本落实国家IPv6规模部署,学校网站IPv6支持度有较明显提升,IPv6活跃用户数预计在年底达到万人。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策源地,您认为,高校应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栾天罡:1.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推动重点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的作用,推动太平岛国研究院以及五邑大学-斐济国立大学“防灾减灾”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与太平洋岛国有关高校在防灾减灾政策对接、防灾减灾技术协同创新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加速推进“五邑大学-斐济国立大学‘防灾减灾’联合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工作(居家养老)研究中心”“粤港智能居家养老示范实验室”、学校双碳研究院等国(境)外共建的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在人工智能、新材料、养老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成为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的协作分中心,打造大动物模型技术国家级平台,吸引一批国内外医药头部企业投资江门生物医药产业,提升江门市乃至广东省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2.围绕学科发展需求,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锚定学校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战略目标,加强有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教师考核、科研成果奖励、扩大科研项目自主权等多种措施,激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等高水平平台的作用,在生物医药与健康、材料与能源、智能与制造等领域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实现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突破。

3.推动创新联盟建设,服务地方产业需求

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与江门高新区光电协会等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建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半导体光电技术产业学院、中集现代产业学院等,充分发挥产业学院在产教深度融合、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的多元协同创新功能。半导体光电技术产业学院、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

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高度重视产业对接,深化校企合作,成立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重点发展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24年,皇冠足球比分:牵头及参与申报5个产业创新联盟,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产业、智能家电、纺织服装、新型储能等领域。

服务地方需求,开展产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制定《GB/T 40275-2021纺织品 双组分复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熔融显微镜法》《GB/T 40917-2021纺织品 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等国家标准,成功解决了双组分复合纤维各组分材料难以采用常规溶解法及熔点法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难题,为我国纺织品地打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以及纺织品顺利出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利用岭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植物的资源优势,牵头制定《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簕菜及干制品》等地方标准,使恩平簕菜及干制品成为可按标准生产和深加工的食品,为恩平簕菜产业增加产值超3亿元,成为科技助力产业脱贫和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典范,进一步夯实了江门相关地方产业基础和优势;参与制定“广陈皮药典标准”写入《中国药典》,让陈皮指标道地化,为推动广陈皮质量标准和陈化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陈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您认为面临哪些主要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

栾天罡:1.主要的挑战和困难是:

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偏少、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2.主要的做法是:

(1)举旗定向党管人才,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全校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主动性,把抓好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谋划全局,制定措施,切实做好关心人才、服务人才的各项工作,使人才强校理念深入人心、人才强校政策落到实处。

(2)广开“才”路引育并举,筑牢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石。学校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机制,构建校院联动、部门互动、上下齐动的人才引育工作机制。依托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科研团队,形成引才聚才品牌效应;全链条发力完善制度,推进教师分类评价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学校优化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先后出台完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近10项。根据教师所在岗位类型,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围绕教师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标准,充分运用多把尺子精准“量”才;尚贤礼士贴心服务,强化人才发展保障。学校聚焦人才引育、服务管理关键环节,推动组织、人事、教务、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在人才管理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工作上做加法,实施专业化、精准化的青年人才支持服务,切实解决好人才住房、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重点关切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3)加强与地方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合作,推动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

引入政府、产业、科研院所等资源,借助国家政策优势、产业前沿优势、高校育人优势,实现政府、产业、高校的战略协同,成立多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运行、管理、监督、保障等一体化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创新联盟,收集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企业需求项目库,与企业联合开展原创成果突破和关键技术攻关;成立产业技术孵化中心,设立产业技术创新基金,搭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网上运营服务平台,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服务,探索建设五邑大学科技园、中试验证及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是CERNET建设三十周年,请问您对CERNET有什么祝福和期望?

栾天罡:三十年砥砺前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优质的网络服务,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祝愿CERNET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引领学术网络的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采访: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